Search

民主與包容
-
已歸化為台灣籍的烏克蘭裔藝人 瑞莎 Larisa,昨夜將自己的臉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民主與包容
-
已歸化為台灣籍的烏克蘭裔藝人 瑞莎 Larisa,昨夜將自己的臉書大頭照,加上奧運五環及中華隊加油的字樣。
-
沒想到,卻有網友留言:
「台灣人並不喜歡『中華』,中華是過去國民黨壓迫屠殺台灣人的記號,台灣人喜歡用『台灣』…」、
「改一下 台灣隊加油 會更好」、
「校正回歸:臺灣隊加油」;
甚至有人嗆聲「烏克蘭隊被稱~蘇聯基輔隊加油!你感受如何?」等語。
-
為此,瑞莎只好再做一張頭貼、改成「台灣加油」。
-
我一向認為,針對許多見仁見智的問題,意見不同相當正常。但令人感慨的是,過去大家有不同意見,通常允許各自表述。畢竟民主社會的寶貴精神就是尊重與包容,就算親如父子、配偶,也會有意見不同的時候,對方願意說出來才有進一步溝通的可能,並不會因為意識型態差異或想法相左,就影響彼此的關係或情誼,更不會因此互相斥責、謾罵,強迫他人接受。
-
但近年來社群網路的演進,卻反而助長了攻擊、出征的風氣(連羽球球后戴資穎都會因為一句『好懷念長榮航空,可以搭商務艙』而出事)。
-
如果可以不從「異己」或「敵我」的邏輯出發,各種不同意見、眾聲喧嘩,反而更能提醒我們思考不夠周延之處,甚至有集思廣益的正面效果,每一種聲音都值得被尊重。
-
正如同英國女作家霍爾(Evelyn Beatrice Hall)在《伏爾泰的朋友們》(The Friends of Voltaire)一書中寫下的名言:「我不同意你的觀點,但我誓死捍衛你表達的權利。」
-
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, 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.
-
若因為意見不同,就隨意斥責、謾罵對方,不僅無法溝通、促進共識,更形同對他人意見的壓制或霸凌,將不當限縮個人言論自由,引發寒蟬效應,這才是台灣社會真正該戒慎恐懼、極力避免發生的重要課題。

註:圖片引用自蘋果新聞網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